最新动态

小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固定模台生产线

发布日期:2024-07-24 15:00 作者:玛纳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构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建造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构成建筑的主要构件特别是结构构件是预制的;第二个特征是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必须可靠。

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较之现浇混凝土建筑有如下主要几点优势:

(1) 安全程度高。施工方便,模板和现浇混凝土作业很少,针对建筑工人而言,工厂当中因为具备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所以在安全系数上要高于工地作业;

(2) 质量有保障。能够严格把控建筑构件的工艺与质量,确保生产出尺寸准确、表面平整的预制构件,并充分结合隔热、保温等各方面功能需求,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3) 施工速度快。在预制件尺寸与性能达到标准化水平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缩减了混凝土养护、现浇结构支模等时间,进而加快施工进度,及早收回投资;

(4) 施工成本低。与传统的现场制膜对比而言,工厂模具并没有使用限制,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5) 环保效果好。通过使用预制件可以显著减少现场作业量,降低噪音以及粉尘等污染,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和生产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减少材料和能源浪费。

二、装配式构件固定模台生产工艺

装配式构件一般情况下是在工厂制作。装配式构件制作有不同的工艺,采取何种工艺与构件的类型和复杂程度有关,与构件品种有关。

装配式构件制作工艺有两种方式:固定方式和流动方式。固定方式是模具布置在固定的位置,包括固定模台工艺、立模工艺和预应力工艺等。流动方式是模具在流水线上移动,也称为流水线工艺。

固定模台工艺是固定式生产的主要工艺,也是装配式构件制作应用最广泛的工艺。固定模台是一块平整度较高的钢结构平台,固定模台作为装配式构件的底模,在模台上固定构件侧模,组合成完整的模具。

固定模台工艺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生产规模,在车间里布置一定数量的固定模台,组模、放置钢筋与预埋件、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构件和拆模都在固定模台上进行。固定模台生产工艺,模具是固定不动的,作业人员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在各个模台间“流动”。绑扎或焊接好的钢筋用起重机送到各个固定模台处、混凝土用送料吊斗送到模台处,养护蒸汽管道也通到各个模台下。装配式构件就地养护,构件脱模后再用起重机送到存放区。

固定模台工艺可以生产柱、梁、楼板、墙板、楼梯、飘窗、阳台板、转角构件等各式构件。它的最大优势是适用范围广,灵活方便,适应性强,启动资金较少。

固定模台生产方式是将固定式模具固定在长模台上进行生产和养护。具体到PC工厂产品中,绝大部分内、外墙板,叠合楼板均在循环式生产线上进行,少量异形构件,截面尺寸不规则无法进入养护窑,所以才在固定模台生产线完成。但固定模台的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功效低、能源浪费大。

固定模台生产线的设计思路主要在于空间的有效利用,半成品及成品的物流流线设计,以及提高固定模台线的自动化程度等。在空间利用上,对拟生产异形构件的生产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在满足作业条件及物流空间的情况下,对生产区域进行合理分配,避免空间的浪费。规划半成品、成品物流流线,确保混凝土及半成品钢筋快速顺畅的送达构件生产区域,不应与成品外运流线互相干扰。提升固定模台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如使用自动式布料机、移动式振动台、恒温养护系统等,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解决传统生产方式的能源浪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