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桥梁包含哪些建设内容
发布日期:2023-10-11 16:49 作者:玛纳
随着国内外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桥梁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实际建设中小跨径桥梁在桥梁工程中占绝大部分,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中小跨径桥梁工程中。
智慧区采用共线设置,依次为半成品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蒸养、张拉、压浆封锚、横移、存梁区。
将智能化、机械化、可视化、工位化、信息化等技术应用于智慧梁场建设,提高梁场空间利用率,简化梁板预制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
1. 半成品加工
钢筋加工区由存料区、加工区、半成品构件堆放区组成,原材料钢筋按规格型号分区堆放于存料区内,根据生产任务下达至钢筋智能加工设备,实现半成品钢筋构件的自动化生产,对钢筋半成品进行分类存放。采用电动平板小车与人工相结合方式将钢筋构件运输至钢筋绑扎区内。钢筋加工全部采用智能数控加工设备,大力减少人为干扰,加工质量可控。
2. 钢筋绑扎及整体吊装
钢筋绑扎区根据梁板特性设置型钢胎架,独立完成顶板及腹板钢筋绑扎,顶板钢筋绑扎胎架上设置间距卡槽、型钢边缘卡板保证钢筋绑扎质量,嵌入式可移动小车轨道作为工人焊接操作平台,腹板胎架设置间距卡槽和尺寸标注,提高绑扎质量与效率。
3. 混凝土运输
传统预制小箱梁混凝土均由罐车从拌合站运输到小箱梁浇筑区域后通过料斗进行浇筑,此方法浇筑效率较低,占用施工空间大,且容易出现罐车运输不及时导致浇筑不连续引发一些质量问题。该项目为实现自动化、智慧化,将改变传统运输及浇筑方式,混凝土浇筑区对拌合楼出料口进行改造,安装出料转换装置,形成双出料口,轻松转换向罐车及鱼雷罐内进行混凝土输送。将拌合站与梁场浇筑区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布置独立的鱼雷罐轨道,轨道长40m,5min内即可完成鱼雷罐混凝土的循环运输。
4.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固定液压模板+移动底胎相结合,。固定液压模板可以实现一键开合,相比于普通区拼装模板,混凝土振捣以液压模板附着式高频振捣为主,人工振捣为辅,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振捣频率及振捣时间,从而实现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产生气孔等外观质量问题。
5. 蒸汽养生
蒸养区采用封闭蒸养系统,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弹性模量,缩短张拉龄期,实现3d流水作业,蒸养监控系统针对蒸养时长、温度、湿度、升降温速率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分析及预警,自动生成构件养生台账,实现预应力构件养生全周期智能化监管。梁板出蒸养室后,台座上喷淋系统及顶板喷淋器对梁板进行洒水养护。
6. 预应力张拉
箱梁张拉采用联合研发的智能张拉机器人。该张拉机器人采用前卡式千斤顶与红外装置,实现预制箱梁精准定位、精准控制张拉参数,数据联网上传,自动分析张拉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 真空智能压浆
为确保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保证预应力钢绞线后期不会由于压浆不密实引发锈蚀问题,影响结构安全,该项目采用真空智能压浆系统,该设备可双孔循环压浆。
8. 梁板横移架设
横移上梁区设置电池驱动横移小车配合高低腿龙门吊快捷横移上梁。该布置减少了炮车转运梁板所产生的运输及吊装费用。同时,降低了对炮车运输通道道路硬化要求标准,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移梁小车行走速度约4~5m/min,内置智能系统使小车行走同步率一致,达到运梁平稳,位置准确。梁片起吊采用该项目自主研制的“梁板吊装保护装置”,使梁片起吊时平稳,有效避免钢绳磨损和对梁片翼缘产生的破坏。
9. 信息化系统
智慧梁场采用信息化系统,将实时收集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数据整合,汇入管理驾驶舱,并生成实时动态梁场BIM模型信息,实现全面、直观、实时的梁场管控。采用视频识别及物联网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提升管理效率。可远程实时了解梁厂生产状态,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结束语
智慧化预制梁场总体建设布置设计将钢筋厂、拌合站、梁板预制场、工地实验室、产业工人生活区集中布置,打造绿色环保、集中生产、集中生活、集中管理的智慧化综合场站,合理规划封闭式拌合楼、智慧梁场、存梁、横移上梁区空间布局,实现了混凝土的无人运输浇筑,智能化、工位化生产。总之,结合标准化施工要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四新技术,能显著地提高梁场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综合效益明显。
- 上一篇:中秋国庆双节 共庆祖国繁荣富强
- 下一篇:预制轻质隔墙板安装技术:提高建筑节能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