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隔墙板行业标准规定对比
发布日期:2014-03-11 10:10 作者:zzmana
墙板在全国的广泛使用,呼吁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标准尽快出台。笔者认为,新标准应立足于由使用功能来规定各项指标,而不应该以材料品种分为几个标准,指标互有差异。这对于没有材料专业知识的发展商或住户来讲,很难确定应该用哪个标准来考核,无所适从。因材料品种而降低功能的指标,只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和耐火极限指标,就应该根据使用位置(如分室墙或分户墙、住宅或学校等)的标准来定,不应按不同材料、不同厚度来定,更不能规定一个固定值。面密度就更没有必要做出规定。板的重量只要结构设计师可以接受,施工时方便搬运和安装就可以了,规定面密度的上限其用意令人不解。
3个标准都规定了板的类型有普通板、门框板、窗框板和过梁板之分。专门生产门框板、窗框板和过梁板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少麻烦,也给包装、堆放、运输和安装造成不便。门框板和窗框板的预埋件很难处理,安装门、窗时也不方便。国外的墙板根本没有这类特殊板,而是利用埋固件(膨胀胶塞和螺栓)将门、窗框固定在通用的墙板上。新型墙体材料应有与之适应的固定方法,以板材规格化来适应建筑安装,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新标准中不应迁就传统的施工方法。
墙板的标准定得更为科学合理,对这种产品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较高的标准自然会淘汰简易的生产方法。其实在这里,“黑猫白猫”的理论照样用得上,只要产品性能达到较高的标准,政府部门不必理他用什么生产方法,也不必规定最小产量。即使是手工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何偿不能做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国外引进的机械化生产线,如果原料和工艺参数控制不当,产品照样会不合格。外国在远离城市的小型工地,就有移动式的简便工厂供应单个项目需用的墙板,以节省运输费用。只有严格规定产品标准,才会迫使墙板生产走创新的路子,才有多种多样的工艺出现,才会推动墙板更好地发展。